大連交通大學校標
明德求索 鍥而不舍
明德:對學校而言,德為育人之本;對學子而言,德為成人之本。治校之明德,既要法治,更要德治。教師之明德,是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員工之明德,在于敬業愛崗、服務育人。學生之明德,在于懂得成才必先成人,成為一個大寫的人、舒展的人、博雅的人、睿智的人、和諧發展的人、充滿創造精神的人。
求索:表達了學校不論經歷多少艱難,仍要堅持不懈地探求真理。求索的精神,是大學的精神。用求索的精神培養勇于求索的人,是大學的責任。求索的精神是科學的精神,它包含了求實精神和創新精神。
鍥而不舍:指的是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它既是治學的精神,也是做人的精神,是今天中國學界必具的為人之道和為文之道。
“明德求索 鍥而不舍”作為我校新時期的校訓,涵義深刻、雋永、耐人尋味,振奮精神,具有濃郁民族傳統文化底蘊。幾十年來,我校從中專到學院到大學,一步一個臺階,一步一個腳印,就是體現了這種精神。困難時,它給人以毅力;猶豫時,它給人信心;攀登時,它給人以動力。建設現代化大學,也必須發揚這種精神。我們相信,在這種精神感召、鼓勵下,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大連交通大學人才輩出,輝煌燦爛的時代一定到來。
團結 勤奮 求實 創新
——大連交通大學校風之新解
大連交通大學從歷史中走來,歷經滄桑,歷經輝煌,走向未來與明天。幾十年來“團結 勤奮 求實 創新”的校風凝聚了我校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是我校的優良傳統,是我校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的一種具體體現。
團結——團結就是力量,它是我校事業發展和學生成才的精神基礎。有了這種團結的凝聚力、向心力才能集思廣益,百折不撓,產生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和力量。全校師生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樹立全局觀念,才能同心同德,實現我校建設國內知名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發展目標;全校學生增強合作精神、團隊意識,發揚集體主義精神,才相互認同、相互支持、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和學生品質,成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公民,在全社會樹立大連交通大學的社會聲譽。
勤奮——勤奮是成功之母,它是我校事業發展和學生成才的橋梁。“勤”就是辛勤勞苦,鍥而不舍;“奮”就是奮發向上,有所作為!扒趭^”就是要求人們不懈努力,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社會是不斷發展的,探求知識的路途是漫長的。作為高等學校的教師和學生,要掌握廣泛而深遠的知識,實現通專結合的理想境界,唯有堅韌不拔,學而不厭,擁有勤勉的精神,孜孜不倦地工作和學習,多讀書,多思考,永不自滿,才能掌握人類最前沿的知識,永遠走在時代的最前邊。
求實——求實既是一種態度,又是一種作風,反映了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本準則,是我校事業發展和學生成才的前提。“求實”就是“求真務實”,這是我校重基礎、強實踐、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風尚的歷史傳承。在我們的校園里,黨政管理人員要發揚真抓實干,具有說實話、辦實事、創實業的精神;廣大教師要創新與嚴謹結合,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探尋事物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追求知識和真理的莘莘學子要培養和保持腳踏實地、樸實無華、務實認真的品質,努力學習,為實現未來的宏圖偉業奠定基礎。
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我校事業發展和學生成才的不竭動力。學校要不斷地推進改革創新,以新的體制和機制激勵教師進行科技創新和教學創新,教師要以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思維,自主創新的能力投身科技和教育工作的主戰場;要全力以赴地推進人才培養機制的不斷創新,使學生樹立敢于試驗、不斷探索、勇于進取、永不自滿、刻意首創的精神,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勤奮 求是 篤行
勤奮——“勤”為勤勞,肯吃苦,“奮”為奮發向上。勤奮是成功的基石。學習是學生的天職,要熱愛科學,崇尚科學,而牢固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是需要付出艱苦勞動的。只有在崎嶇的小路上奮勇攀登,不畏艱苦的人,才有希望達到理想的境地。要不懈地努力學習,不懈地探索求知,勤奮地編織理想之網,勤奮地創造美好的未來。
求是——“求是”一詞源自《漢書?河間獻王傳》中“修學好古,實事求是”一語!扒蟆弊非、探究、研究;“是”,真也。(《說文》)引申為真諦、規律、本質!扒笫恰痹谶@里,即指探究自然、社會和人本身運動(活動)的奧秘、規律,更指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篤行——《四書》十九章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篤行”是為學的最后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嚴謹 博學 垂范
嚴謹——嚴格謹慎之意。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解剖自己,才有高標準,高要求,才有卓而超群之師。嚴師出高徒,唯嚴格可創造更高、更快、更強之精品。謹慎,才能不出差錯,少出差錯!爸T葛一生唯謹慎”,謹慎,是細心,是智慧,是周全,唯謹慎可使一切致高格,致巔峰。
博學——出自《論語》子夏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安,大通也。(《說文》)即寬廣、廣博之謂;學是學問、學識。作為現代綜合性大學,在專業、學科等方面都應具有“博”的特點,在學術思想、學術風格、學術觀點上應兼容并包、百花爭艷;作為教師,應學識淵博、造詣精深。博學是拔尖的基礎。
垂范——出自墨家:“知行合一,率先垂范”。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乃教師之天職。古人云:“德高為范,學高為師”,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學生面前率先垂范,樹立良好的“人師”形象,才能深深地影響學生,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使學生能接受老師,信任老師乃至崇敬老師,“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實施。
大連交通大學校歌
黃海濤連渤海浪,
大連交大,
大連交大,大連交大譽四方。
你是孕育英才的搖籃,
你是傳承文明的殿堂,
肩負著強國利民的重任,
胸懷著振興中華的理想。
明德求索,鍥而不舍,
桃李花開,遍地飄香。
大連交大開拓進取,
大連交大
譜寫恢弘的時代樂章。
旭日升騰映霞光,
大連交大,
大連交大圖自強。
你有追求卓越的信念,
你有攀登高峰的力量,
情系著國家民族的盛衰,
銘記著黨和人民的希望。
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生機勃發,蒸蒸日上。
大連交大繼往開來,
大連交大
追求明天的燦爛輝煌!
大連交大繼往開來,
大連交大蒸蒸日上,
大連交大追求明天的輝煌!
崇嚴尚實 堅韌執著
大連交通大學的辦學歷程中,始終與中國鐵路事業同呼吸、共命運,鑄就了“崇嚴尚實 堅韌執著”的“大鐵精神”,這也是學校的校園精神!按箬F精神”彰顯了學校固有的鐵路情懷和服務軌道交通的使命傳承,體現了大連交大人把個人理想和祖國需要緊密聯系,用頑強的意志和執著的精神書寫時代篇章的精神風貌。
1956年,由第一機械工業部籌建,為機車車輛工業培養專門技術人才的學校前身——大連機車車輛制造學校應運而生。1958年,學校升格為大連鐵道學院,隸屬于鐵道部。鐵道部建立我校的初衷就是要把我校置于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的心臟地帶,基于大連有全國生產設備和技術領先、素有“機車搖籃”美譽的大連機車車輛工廠和大連機車研究所,使校、企、所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學校應機車車輛工業需要而生,伴隨著機車車輛工業的發展而壯大。
在學校辦學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大鐵精神”與鐵路精神一脈相承,“大鐵”既是指放大了的鐵路精神,也是占據學校成立至今四分之三時間的“大連鐵道學院”的縮寫!俺鐕郎袑崱薄皥皂g執著”是“大鐵精神”最鮮明的特色。
安全是鐵路永恒的主題,火車在軌道上奔跑,需要的是鐵路這個大系統中的每一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嚴格操作,程序不能被簡化,標準不能被降低,來不得半點馬虎。沒有嚴格的紀律約束和管理,沒有踏實務實的作風,就無法保障安全。
建校之初,學校的教師和管理人員很多都是從鐵路局、鐵路工廠抽調的技術專家、領導干部,他們把鐵路半軍事化管理的傳統和管理嚴格、作風踏實的品質帶進校園,“崇嚴尚實”成為學校的共識,體現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各個方面,在社會上留下了“嚴在鐵院”的美譽。
鐵路工作條件艱苦,任務繁重,有鐵路的地方就需要鐵路人用堅韌執著的意志去努力奮斗。崇山峻嶺、邊遠鄉村,既要適應惡劣的環境,又要耐得住寂寞;越是節假日就越忙,工作不分白天與黑夜,很少能與家人相聚相伴;服務對象來自不同地區、有著不同文化程度且人數眾多,身心俱疲還要保持著微笑。
學校致力于為國家鐵路事業發展輸送合格人才,必須培養學生具有能夠適應鐵路艱苦環境和繁重任務的堅韌意志和執著精神。在學校隸屬于鐵道部管理的40余年間,學生每次下廠實習都有鐵道部下達的實習指令和實習計劃,學生走進工廠與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磨煉了意志,經受了鍛煉,錘煉了本領,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普遍上手快,踏實肯干,適應性強,能夠在基層一線的崗位上破解難題,實現價值,形成了“堅韌執著”的特質。
2000年,學校劃歸遼寧省管理,仍然堅持軌道交通特色化辦學,緊緊抓住中國鐵路跨越式發展和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戰略機遇,牢記辦學使命,發揚優良傳統,把傳承和弘揚“大鐵精神”融入教風、學風、校風建設,使“大鐵精神”在一代代學子身上綿延傳承,歷久彌新。
以人為本、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追求卓越
——辦學理念詮釋
“以人為本”——就是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耙杂藶楸尽本褪且獔猿忠詫W生為中心,樹立學生是學校生存之本、學生的成長成才需要是學校發展之源的觀念,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耙匀瞬艦楸尽笔侵附處熓寝k學之本,要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要使熱愛勞動、勤奮勞動、尊重勞動、保護勞動蔚然成風,堅定不移地確立教師在學校的主體地位。在學校各項工作中,要尊重、關心每個人的發展和需要,全面體現人文關懷,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不斷激發辦學活力,努力構建和諧交大。
“依法治校”——就是依法約束學校的公共權力,保障師生員工的合法權益,推動學校和諧發展!耙婪ㄖ涡!本褪且M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校長行政、專家治學、民主管理”的現代大學管理模式。通過樹立和貫徹“依法治!钡霓k學理念,進一步提高民主意識,充分調動全體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不斷增強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形成民主和諧的校園氛圍,增強學校建設發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質量立校”——教育質量是學校的立校之本,要牢固確立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牢固確立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牢固確立教學工作在學校各項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進一步增強教師的質量意識,充分認識教學質量在素質教育和教學改革中的重要地位。要堅持內涵建設,實現辦學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特色興校”——辦學就是要“抓住強項,辦出特色”。特色就是戰斗力,特色就是競爭力,要不斷總結和凝煉我校的辦學特色,在某些領域形成自己獨有的優勢,以此確立學校的地位和影響,帶動學校整體的可持續發展,做到以特色取勝。
“追求卓越”——第一層意義就是要求我們在具體工作中,每一個人要在自己的崗位上追求工作的最佳。第二層意義是學校要樹立遠大的理想,要在自己的發展層面上追求最佳。激勵交大人要建立歸屬感、樹立榮辱感、確立使命感,始終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搶抓機遇,高標準、嚴要求、高起點提升我們的工作質量,鍥而不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敢為人先,勇于探索,不斷攀登,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潛力,爭創一流。